图1 ESD 切除贲门早癌图 注:A:贲门下段、胃体小弯后壁可见大小约4.0 cm×5.0 cm Ⅱa+Ⅱc 病变,表面发红、糜烂,中央部接触易出血;B:靛胭脂染色可见病变边界,病变与周围黏膜界限中断,呈“地图样”边缘;C:放大内镜+电子染色模式下观察:病变中央区腺管结构消失,表面呈无规则区域。 周边腺管呈不规则分支状排列,接触易出血,与正常黏膜分界清晰。 微血管形态扭曲,呈螺旋状,管径粗细不均,部分区域血管密集伴异常吻合;D:APC 标记病变周边,基底及周边注射生理盐水+亚甲蓝混合溶液,抬举良好;E:正镜下,予4.0 mm 黄金刀由上至下依重力行推进式黏膜下剥离;F:完整切除病变,予电止血钳电凝止血,局部喷洒止血粉,回收标本;G:固定离体标本;H:术后病理:(贲门ESD)高级别上皮内瘤变,部分区域癌变(中分化腺癌);免疫组化显示癌组织侵及但未侵透粘膜肌层。 未见明确脉管内癌栓及神经侵犯; 周围黏膜慢性炎,腺体轻度肠化; 水平切缘及基底均( -)
本文的其它图/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