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至 "中华医学电子期刊资源库"
图/表 详细信息
  •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胰腺炎预测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杨婷, 邱晓珏, 陈青雅, 张宝晶, 王伟伟
    中华胃肠内镜电子杂志 . 2023, 10 (03): 200-204.
    摘要 ( 103 ) HTML ( 2 ) PDF ( 889 ) ( 13 )
    目的

    探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后胰腺炎预测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方法

    收集2021年8月至2022年8月经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消化内科医学部行ERCP术治疗300例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术后胰腺炎的不良事件分为发生组(43例)、未发生组(257例),采用单因素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ERCP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的影响因素,并构建风险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该模型的预测价值。

    结果

    43例发生术后不良事件患者中,35例急性胰腺炎、5例感染、2例出血、1例消化道穿孔,均予以对症治疗后明显缓解。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胰腺疾病史、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SOD)史、插管困难、ERCP手术时间≥60 min、进入胰管次数≥2次为ERCP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基于以上5个指标构建的风险预测模型的AUC为0.901,敏感度、特异度为86.0%、93.8%,均高于模型中各单项指标,且该风险预测模型拟合程度较好(Hosmer-Lemeshow χ2=1.501,P=0.913)。

    结论

    胰腺疾病史、SOD史、插管困难、ERCP手术时间、进入胰管次数为ERCP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以上5个指标构建的风险预测模型对ERCP术后不良事件发生具有较高预测价值,能为预防ERCP术后不良事件发生提供理论依据。

因素 未发生组(n=257) 发生组(n=43) χ2/t P
性别      
143(55.64) 25(58.14) 0.093 0.760
114(44.36) 18(41.86)    
年龄(岁) 55.85±6.91 56.12±7.01 0.235 0.814
BMI(kg/m2) 23.10±2.10 22.81±2.39 0.824 0.411
吸烟史 98(38.13) 17(39.53) 0.031 0.861
饮酒史 86(33.46) 15(34.88) 0.033 0.855
高血压史 67(26.07) 12(27.91) 0.064 0.800
糖尿病史 54(21.01) 10(23.26) 0.111 0.740
冠心病史 46(17.90) 8(18.60) 0.012 0.911
胆管结石史      
145(56.42) 21(48.84) 0.857 0.355
112(43.58) 22(51.16)    
胰腺疾病史      
182(70.82) 12(27.91) 29.685 <0.001
75(29.18) 31(72.09)    
SOD史      
201(78.21) 17(39.53) 27.741 <0.001
56(21.79) 26(60.47)    
插管困难      
238(92.61) 28(65.12) 27.704 <0.001
19(7.39) 15(34.88)    
ERCP手术时间      
<60 min 225(87.55) 25(58.14) 22.939 <0.001
≥60 min 32(12.45) 18(41.86)    
进入胰管次数      
<2次 241(93.77) 28(65.12) 32.651 <0.001
≥2次 16(6.23) 15(34.88)    
胰管显影      
195(75.88) 30(69.77) 0.733 0.392
62(24.12) 13(30.23)    
壶腹部憩室      
140(54.47) 23(53.49) 0.014 0.904
117(45.53) 20(46.51)    
鼻胆管引流      
77(29.96) 14(32.56) 0.118 0.732
180(70.04) 29(67.44)    
表1 ERCP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的单因素分析[例(%),±s]
本文的其它图/表